金屬的氧化處理是金屬表麵與氧或氧化劑作用而形成保護性的氧化膜,防止金屬腐蝕。氧化方法有熱氧化法、堿性氧化法、酸性氧化法(黑色金屬)以及化學氧化法、陽極氧化法(有色金屬)等。現分述如下: 1)熱氧化法將金屬製品加熱到600℃~650℃,然後用熱蒸汽和還原劑處理。還有一種方法是將金屬製品浸漬在約300℃的熔融的堿金屬鹽中進行處理。 2)堿性氧化法處理時把零件浸漬在調配好的溶液中加熱到135℃~155℃,處理時間的長短取決於零件中的碳含量的高低。金屬零件經氧化處理後,再用60℃~80℃的含量為15g/L~20g/L肥皂水漂洗一下,時間為2min~5min,然後分別用冷水和熱水衝洗幹淨並吹幹或烘幹5min~10min(溫度為80℃~90℃)。 3)東莞真空電鍍加工廠介紹,酸性氧化法即將零件置於酸性溶液中進行處理。與堿性氧化法比較,酸性氧化法較為經濟,處理後金屬表麵所生成的保護膜,耐腐蝕性和機械強度均超過堿性氧化處理後所生成薄膜的性能,故應用廣泛。 4)化學氧化法化學氧化方法主要適用於有色金屬(如鋁、銅、鎂以及它們的合金)的氧化處理。處理方法是將零件放於配製好的溶液中,在一定的溫度下經一定時間的氧化反應後,則形成了一層保護膜,再經清洗及烘幹等操作即可。 5)陽極氧化法陽極氧化法是有色金屬氧化的另一種方法。它是將金屬零件作陽極,利用電解法使其表麵形成氧化膜的過程。這種氧化膜既可起金屬與塗膜之間的鈍化膜的作用,又可以增加塗層與金屬間的結合力,減少水分的滲透,從而延長塗層的使用壽命,被廣泛地應用於塗漆的底層。 |